圆的认识
龙口西小学 戴申莉、边菁
教学内容: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85页——86页
教学目标:
1、 通过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,在此基础上认识圆。知道圆的各个部分的名称。
2、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、亲身体验,掌握圆的特征,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。
3、 让同学们充分调动眼、手、脑并用,通过观察、实验、猜测等数学活动认识圆,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,培养动手操作实验探索的能力。
教学重点:
1、通过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,在此基础上认识圆。知道圆的部分的名称。
2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、亲身体验,掌握圆的特征,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。
3、 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认识圆,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,培养动手操作实验探索的能力。
教学难点:
1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。
2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,培养实验探索能力。
教学过程:
教学流程
学生活动
教师活动
设计说明
引题
1、 观看方车轮和圆车轮的运动过程。
2、 谈谈观看后的感想。
3、 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圆。
1、 播放小猴坐着方车轮的车和圆车轮的车的两幅动画。
2、 设问:“你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?”
3、 揭示课题:“圆的认识”
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、思考问题的欲望。
认识圆
1、 观察图形找出圆与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区别。(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,都是由线段围成的。而圆形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。)
2、 说说如何准备圆行纸片的。
3、 小组活动:认识圆。(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圆。)
4、 小组汇报。(小组代表演示。)
5、 看书做笔记。
1、 提供不同的平面图形。
2、 出示“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——圆”
3、 指导小组活动。
活动题目:圆的认识
活动要求:以小组为单位,利用自己准备的不同大小的圆折叠或画发现圆的特征。
4、指导看书小结圆的各个部分的名称
充分让学生动手自主发现印象深刻。
教学流程
学生活动
教师活动
设计说明
检查认识结果
回答问题进行自检
出示问题:
1、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?所有的半径长度怎样?所有的直径长度怎样?
2、 你能清晰的辨别半径和直径吗?(出示图)
3、 准确地画出有圆心的圆的直径和半径并测量长度。
4、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?
5、 什么确定了圆的位置?什么确定了圆的大小?
6、
通过检查明确学习目标。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。
总结
1、 说说这节课学习的收获,自己是用怎样的方式学会的。
2、 提出疑问
1、 总结知识点。
2、 提出后续学习要求。(自学画圆)
建立认识结构。
上一篇: 六年级数学圆锥体圆柱体判断题
下一篇: 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题